(明)沈周《卧游图册》-枇杷 初夏的果园里、路边,高高的枇杷树上,一颗颗珠圆玉润的枇杷挂满了枝头、非常诱人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历代名家笔下的枇杷吧。 赵佶 枇杷山鸟图 宋 赵佶 枇杷山鸟图 26.9×27.2cm 绢本墨笔 纨扇页 宋徽宗的传世作品有二十余件,大多为花鸟,他的花鸟画有两种风格,一为清淡水墨,一为鲜艳浓丽。 《枇杷山鸟图》属清淡水墨一种,扇面中的枇杷以折枝的形式表现,使得累累的果实和繁茂的枝叶变得更为突出。左下方,一只山雀在枝头栖息,翘首回望翩翩起舞的凤蝶,神情警惕而生动。整幅作品没有工笔画勾线的痕迹,纯用水墨勾染,却更显现出灵动的意境。 这幅画上同样珍贵且有意思的是,扇页对开有另一位皇帝留下的题诗,他被喻为清代的“点赞狂魔”,他就是乾隆皇帝。“结实圆而椭,枇杷因以名。徒传象厥体,奚必问其声。鸟自讬形稳,蝶还翻影轻。宣和工位置,何事失东京。”乾隆正是借这首诗抒发对宋徽宗精于绘画、工于构图,却丢了国家的感慨。这张画也是两个皇帝相隔数百年的一次遥相呼应,一个绘画,一个题词。 林椿 枇杷山鸟图页 宋 林椿 枇杷山鸟图页 26.9×27.2cm 绢本设色 《枇杷山鸟图》描绘的是江南五月,成熟的枇杷果在夏日的光照下分外诱人。一只绣眼翘尾引颈栖于枇杷枝上正欲啄食果实,却发现其上有一只蚂蚁,便回喙定睛端详,神情十分生动有趣。枇杷枝仿佛随着绣眼的动作重心失衡而上下颤动,画面静中有动,妙趣横生。 林椿作为南宋画院的画家,谁都会对绣眼鸟极度敏感的。因为宋徽宗曾经画过一幅《梅花绣眼图》。那幅画中,一只绣眼鸟俏立梅树枝头,鸣叫顾盼,神情十分动人。 《枇杷山鸟图》中绣眼的羽毛先以色、墨晕染,随后以工细而不板滞的小笔触根根刻画,表现出鸟儿背羽坚密光滑、腹毛蓬松柔软的不同质感。枇杷果以土黄色线勾轮廓,继而填入金黄色,最后以赭色绘脐,三种不同的暖色水乳交融,从而展现岀枇杷果成熟期的丰满甜美。枇杷叶用笔致工整细腻的重彩法表现,不仅如实地刻画岀叶面反转向背的各种自然形貌,且将叶面被虫儿叮咬的残损痕迹亦勾描晕染得一丝不苟。稳健扎实的写实功底,是南宋画家的集体特色。正因为下足了写实工夫,林椿的花鸟果品,件件栩栩如生。 易元吉 宋人画枇杷猿戏图 宋 易元吉 宋人画枇杷猿戏图 165 ×107.9cm 绢本设色 画种有两只猿,一只坐在干身上仰颚凝望,另一攀挂枝梢,调皮地来回摇晃,还又回头观望。两只猿黑黝黝、毛茸茸的毛皮触感,让观者似乎伸手可及。从画面上来看,枇杷树的枝干上下各一段,并未相接,观赏时却有著相连的感觉,这种画外之意,正是作者别出心裁的安排。 崔白 《枇杷孔雀图》轴 宋 崔白 《枇杷孔雀图》轴 183.1×109.8cm 绢本设色 画中有一对绿孔雀,一隻停歇在枇杷树干上,另一行走于花丛间。上方并有绶带、黄腹山雀陪衬,太湖石旁盛开著各色花卉。画面异常热闹,富有装饰性。此图的风格不同于崔白其他传世作品,画面富丽堂皇,显示出了崔白对黄筌父子画风的传承,应是其尚未变法以前的作品。整幅作品为全景式构图,丰满繁复。禽鸟造型体态雍容,逼真生动,惟妙惟肖。 吴炳 八哥枇杷图 宋 吴炳 八哥枇杷图 31.1×31.1cm 绢本设色 此团扇绘一八哥立于枇杷枝上,其羽毛眼喙皆描绘精致。枇杷设色浅淡,叶之明暗向背交代清楚。 沈周 枇杷图轴 明 沈周 枇杷图轴 133×36.6cm 纸本设色 “弹质圆充飣,蜜津凉沁唇。”枇杷入口的滋味,在沈周的笔下如此诱人。 此画以淡墨画枇杷,墨色清润淡雅,薄而透明,是即兴神来之笔。枇杷剪裁得体,运笔流畅,结构严谨。沈周的花鸟虫草等杂画,或水墨,或设色,其笔法与墨法,在欲放未放之间,以后经过陈淳的继承与发展,开启了徐渭的泼墨写意,而又经八大山人、“扬州八怪”的推波助澜,形成了一股巨大洪流,在发展中国写意花鸟画上,沈周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。 虚谷《枇杷图》轴 清 虚谷《枇杷图》轴 上海博物馆藏 虚谷《枇杷图》是写生之作,画枇杷数枝,枝干直挺,穿插交错而又层次分明。构图顶天立地,生机勃勃,用逆笔、枯笔,粗细有致,给人以鲜明的节奏感。设色明丽,显出枇杷长势壮盛,个个饱满,把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背景虽无它物,却充满空寥寂静之意。整幅画冷隽峭秀、傲岸清高,反映了画家本身的性格。 吴昌硕 枇杷 吴昌硕在一幅《枇杷图》上有:“五月天热换葛衣,家家庐橘黄且肥;乌疑金弹不敢啄,忍饿空向林间飞。” 吴昌硕(款)枇杷 吴昌硕 枇杷 吴昌硕 枇杷 吴昌硕 枇杷 吴昌硕 枇杷
上一篇:齐白石山水画鉴赏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-
1月5日,在天津博物馆举行的“天开一统——秦汉文物主题展”上,包括长信宫灯在内的近400件(套)秦汉..
2025-01-06 16:55:20
-
12月15日,第四届现代工笔画大展在青岛市城阳区开展,共展出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题材和风格的300余幅工笔画..
2024-12-16 15:11:37
-
12月14日,2024圆明印象·皇家“游”礼文创设计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展,此次集中展示了第四届圆明园文..
2024-12-16 15:09:24
-
12月12日,为纪念中国艺术家齐白石诞辰160周年,“不肯作神仙——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”在美国旧金山..
2024-12-16 15:07:16
-
12月14日,“文明先锋——凌家滩文化玉器展”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,展览展出来自国内五家考古文..
2024-12-16 15:04:10
-
冯超然与吴湖帆合作作品 《春竹沁馆图》(请横屏观看)曾晓浒作品 《双栖》龚文桢作品 《春浓》寒汀花鸟作..
2024-11-18 22:17:27
凡本站注明“来源:书画家频道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书画家频道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书画家频道”。
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书画家频道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其他媒体、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稿件来源:书画家频道”,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除非无法确认,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,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,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。联系电话:010-6^7;邮箱:zgshjpd@126.com。